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三查七对整改措施精品多篇

时间:2025-07-26 08:53:07
三查七对整改措施精品多篇

[说明]三查七对整改措施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三查七对制度 篇一

三查七对制度

护士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以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一)三查七对内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浓度

(二)三查七对落实细则

1、操作前查:护士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须查对医嘱,对患者、用物、环境进行评估,注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了解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过敏药物前必须先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查看药物皮试结果。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有关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中查: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治疗过程,了解患者对治疗、护理的反应。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操作后查:护士在治疗、护理操作完毕后,要再次查对患者姓名、床号、药物、标本,交待相关注意事项,观察治疗、护理效果,并及时记录。

4、护士确认患者床号、姓名时,必须使用两种以上标识。对于危重患者、小儿、沟通障碍患者必须查看腕带,呼叫清醒患者时,必须在患者应答确认后方可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

5、查对药物时要仔细检查药物名称、质量、失效期和批号,检查包装有无破损、瓶口有无松动、裂缝;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同时给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6、严格执行医嘱,在准确时间内以准确剂量给予准确的病人。

疫苗接种三查七对一观察 篇二

接种疫苗三查七对一观察

三查:

一查:预防接种卡与接种证。

二查:儿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三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

七对:

一对:接种对象姓名。

二对:接种对象年龄。

三对:接种疫苗品名。

四对:接种疫苗规格。

五对:接种疫苗剂量。

六对:疫苗接种部位。

七对:疫苗接种途径。

一观察: 接种后留观30分钟

疫苗接种的“三查七对”制度 篇三

疫苗接种的“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接种前检查,接种时核查,接种后复查

七对:核对接种对对象姓名,核对疫苗名称,核对疫苗颜色,核对疫苗剂量,核对接种时间和针次,核对注射部位,核对接种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要接种的疫苗,询问病史、既往过敏史,确定有无接种禁忌症,核准无误后方可开始接种

广西区CDC2005年4月4日发

疫苗接种的“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

三查:接种前要求查询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免疫卡

册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和批号,七对:对编号、姓名、出生日期、疫苗种类、剂量、间隔时

间、接种途径;

一注意:注意接种后反应

南宁市CDC2005年3月31日发

放射科三查七对制度 篇四

放射科三查七对制度

(一)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登记前查、操作前查、书写发放报告前查。

七对:对姓名、对性别、对年龄、对申请单部位、对投照部位、对胶片部位、对是否过敏。

(二)查对内容 三查:

1、登记预约时查;

2、拍片时查;

3、发报告时查。七对:

1、对姓名;

2、对性别;

3、对年龄;

4、对临床症状体征与申请检查部位是否相符;

5、对造影病人是否有造影剂过敏试验阴性记录;

6、对申请部位与实际照射部位是否相符;

7、对照片与申请单是否相符。

四、放射科接诊登记及资料保管制度

1、详细了解申请检查病人病情和检查目的,根据不同要求准确预约。

2、复诊病人,须查找其初诊检查资料,与复诊资料对照诊断。

3、为便于查询,登记时需注意资料准确、完整,同时必须注意避免同姓或同音者错号、重号。

4、按日期分类保管好各类检查申请单。

5、影像资料刻录入光盘后,将光盘按时间排列保管,注意避免光盘损伤。

6、病人取片时注意核对、签字,避免发错片。

7、院内借片需经病人经治医生签字,病人借片需本院医务科加章同意,并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及时归还。

8、对各种查询需尽力做好解释工作,热情对待病人。

9、每月初将上月工作量统计后上交科主任,以便科主任及时了解科室工作动态。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1、放射人员上岗前必须取得后方可从事所限定的放射工作。

2、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按法律要求定期接受检查,个人计量检测及防护知识培训。

3、定期对放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和检查。

4、制定并落实放射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发生放射事故应按有关规定报告。

5、注意掌握X线检查的适用范围,正确合理地使用x线检查。

6、放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

7、当正在进行X线检查时,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当受检者需要携扶时,对携扶者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三查七对 篇五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程序

为确保石化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顺利进行工作,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保护国家、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确保工程实施中的医疗救护安全,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及时进行医疗救护,特制定我院护理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1、办公室设在护理部:

电话:

急救站设在急诊室和厂里急救站: 急救电话:120

一部急诊室电话:

二部急诊室电话:

急救站电话:

主要职责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领导小组的职责:

(1)负责审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应急预案;

(2)负责应急救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决策,包括人员、设备、药品的调动等;

(3)负责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对需救治人员的现场处理及进一步治疗措施的指导;

(4)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及时报告事件情况,并请求指导及帮助;

(5)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 ……此处隐藏6492个字……(一)就诊病人一旦确诊为传染病,应根据传染病的类型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送相应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同时对诊疗用品进行消毒、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时限报预防保健科。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救治 措施。(二)病房办公室护士热情接待病人,根据病种安排床位(同一病种住同一房间),立即通知责任护士,向病人介绍有关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限制人员探视制度、活动范围规定等),并通知医生。

(三)病房应布局简单、便于消毒,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四)根据不同的病种执行不同的隔离措施,立即测量体温、脉博、呼吸、血压、体重,病情危重时积极参加抢救,必要时由专人进行监护。

(五)遵医嘱执行各种治疗和护理,对用过的物品严格进行消毒、清洁、灭菌,必要时进行焚烧。

(六)急性期病人卧床休息,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床档以防坠床。(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八)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九)对家属送来的事物经检查后方可食用。

(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与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十一)做好卫生宣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

(十二)认真及时的做好各种记录,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交*感染,防止病菌扩散。

(十三)传染病人治愈出院时,应对其衣物及生活用品进行消毒后方可带出病房。病人出院后对床单进行终末处理。

(十四)病人死亡后,应将尸体消毒后火化。甲类或乙类中的炭疽病人死亡后,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程序】

确诊为传染病人 → 报告 → 送相应机构救治 →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 密切观察病情 → 积极参加救治 → 做好个人防护

急性喉梗阻护理应急预案

1,明确诊断后,立即抢救使患者半坐卧位,持续吸氧,但如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要间歇性小量给氧,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神志情况,并请旁边的人员帮助呼叫医生。

2,建立静脉通道,立即给予雾化吸入,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局部水肿。

3,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应立即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但禁用吗啡,立即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4,明确病因,根据不同病因,做不同处理,如因异物引起,立即行手术取出异物,护理人员应准备好抢救药物和用物,如气管切开包,吸引器等,并做好术前准备。

5,患者在手术期间,病房护士应准备好负压吸引器,吸氧装置,心电监护设施,准备病房单元,迎接手术患者。

6,手术后,返回病房,安置于准备好的病床上,给予持续吸氧,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并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7,如患者气管切开,床旁桌上备好抢救设备(气管切开包,无影灯,吸引器等)。8,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怔,神志,特别注意气管切开后的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立即拔出内套管后吸痰,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呼吸困难程度有无改善,四肢,口唇有无青紫。

9,固定好外套管,并固定牢固,在管口覆盖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保持内管通畅,及时吸痰,如痰液粘稠,阻塞呼吸道不易吸出,可给予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持续滴药。10,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护理人员还应:

(1)严密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发生。(2)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并教会患者与护士和家人交流的方式。

(3)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11,待病情完全稳定后,向患者详细了解具体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并交代注意事项,常规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程序: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手术——观察生命体征——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气管切开护理——记录抢救过程。

三查七对制度 篇六

三查七对制度

1、严格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

反应。

2、转抄和执行医嘱,要下一班核对上一班,每周护士长总核对一次,查对者签字记录。

3、抢救病人时口头医嘱,需要经双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4、医嘱不清楚或未签名,不注明时间、剂量、用法时,应问清楚及补上后,方可执行。

5、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有效期和批号,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6、给药、输液、输血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多种药物合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7、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并登记,确定无误后方可输入,并注意观察输血过程,输血结束后,保留瓶(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核对。

8、无菌手术操作前,须查对用物灭菌日期及物品质量。

9、手术病人术前要查对姓名、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术前用药。

和县中医肛肠医院

第三人民

END

十、三查七对制度 篇七

十、三查七对制度

护士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以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一)三查七对内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浓度。

(二)三查七对落实细则

1、操作前查:护士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须查对医嘱,对患者、用物、环 境进行评估,注重患者的生理、心里状态,了解相关用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过敏药物前必须先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查看药物皮试结果。护士应掌握治疗、护理过程,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有关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中查: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治疗过程,了解患者对治疗、护理的反应。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操作后查:护士在治疗、护理操作完毕后,要再次查对患者姓名、床号、药物、标本,并交待相关注意事项,观察治疗、护理效果,并及时记录。

4、护士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时,必须使用两种以上标识,同时查对床头卡、输液卡。对于危重病人、小儿、沟通障碍病人,同时必须查看腕带。呼叫清醒病人时,必须在病人应答确认后方可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

5、查对药物和使用药物前,要检查药物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静脉给药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6、严格执行医嘱,在准确时间内以准确剂量给与准确的病人。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三查七对整改措施精品多篇范文。

《三查七对整改措施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