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回族开斋节的传说来历精品多篇

时间:2025-08-07 08:53:37
回族开斋节的传说来历精品多篇

[前言]回族开斋节的传说来历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回族法定假日——开斋节 篇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根据我国回族同胞在全国各地的分布特点,即:大散居,小聚居,许多地方尽管有很多的回族人口,但是过于分散,分散到每个街道,每个院落(当时中国并没有“社区,小区”一说)都有回族家庭的存在,无法建立“回族自治地方政府”,所以,国家曾经做出个这样一个规定:每年开斋节当天,全国回族同胞放假一天!如果开斋节适逢星期日(当时国家实行单休日制度)和国家法定节假日,将不在工作日补休!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家为少数民族规定的唯一一个“法定休假日”!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无法找到当年国家专为开斋节休假颁布的法律法规或政府文件,乃至通知。可是在今天,四十岁以上的人全都普遍认可这一规定。

如果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少数民族”字样,点击“少数民族 百度百科”,打开网页,在目录中点击“民族一览”字样,第2个民族就是回族,最后一句话“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1978年,中国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在这些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只规定了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政府可以根据各该民族的习惯,规定放假日期。可是对于目前日渐增加的流动人口中的各少数民族同胞的节假日却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可以欢度本民族的节日,而离开自己的家乡后到了外地,就无法欢度自己民族的节日了,当然,上面所说的是十个伊斯兰民族的开斋节除外。所以我们建议国家能够考虑制定一部《全国散居和流动人口中各少数民族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保障这俩部分少数民族人口的休假权利!是每一个少数民族同胞走到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享受到本民族主要节假日的休假!

开斋节的庆祝方式 篇二

从《古兰》教导中可以看到,穆斯林一年中的这两个“尔德”(节日),的确与任何民族的节日习惯都很不相同。《古兰》说:“我为每个民族制定一种贡献仪式,让他们有所遵循,绝不是让他们为这事与你争论。你应当召唤众人来崇拜你的主。你确是在正路上的。”

根据可靠的圣训教导,穆斯林的节日一共有三个﹕每个星期的主麻日和两个一年一度的尔德节,即开斋节和宰牲节。穆斯林在这三种节日里“返回”和参加礼拜集会。这些是伊斯兰的节日,宗教性质的节日,因为在这些节日里,主要的活动是礼拜和敬畏真主。这是真主和他的使者为我们规定的聚会日子,凡遵守者都能获得许多倍的回赐和真主的恩典。从真主那里启示而来的任何指示都是完美的引导,两个尔德节和每周主麻的定制是穆斯林完美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份。穆斯林应当重视尔德节的庆祝活动。根据圣训的教导,在这些节日里,穆斯林应当沐浴净身,换上最美的或最干净的衣服。开斋节那天不许守斋戒,但也不许可我们不停地吃喝。开斋节是大集会,穆斯林从各方聚会在一起礼拜﹑祈祷﹑记念真主的尊大和清高,互相问侯﹑关怀和表示友好。

尔德节必须以伊斯兰的方式庆祝,活动的主题应当是时刻以记念真主和学习穆圣。尔德节不是民族文化的节日,也不许可把尔德节降格为地方或少数人群的娱乐活动。有些对穆斯林敌视的当权者,故意把尔德节抽去伊斯兰信仰的内容,弄成自己设想的民族活动,如唱歌﹑跳舞﹑送礼﹑游戏或吃喝。这是对伊斯兰的亵渎,对穆斯林人格的侮辱,正直的穆斯林应当抵制,而不应对邪恶势力让步和屈从。在民族节日里,穆斯林也许可参加,因为那些节日活动的目的是寻求欢乐﹑节日休息﹑互相送礼﹑借机会吃喝﹔但是,尔德节日必须以崇拜真主,记念穆圣为核心的内容,非此就没有资格称作是尔德节,那是伪尔德节。如果排除了加强信仰的目的,尔德节被彻底篡改了性质,那么,伪尔德节不是把穆斯林引向光明,而是引向罪恶,因为,偷梁换柱转移目标的伪尔德节不敬畏真主,偏离了主道,任何邪恶的行为都可能发生。

穆斯林的尔德节不是休息日,因为穆斯林的功课和职责时刻不能放松,一天不能缺少﹔而在记念真主和穆圣的节日里,责任只能加重,而绝不可能减少,绝不许可把开斋节或宰牲节搞成庸俗化的“为娱乐而娱乐”的日子。尔德节是伊斯兰的珍贵日子,在节日里,每个穆斯林参加各种祈祷和礼拜活动,提高个人的品性和道德,指望真主的更多恩典,祈求真主恩赐两世吉庆,期待比平日更多的收获。不仅如此,尔德节是自我反省﹑自我更新﹑仁慈好施的日子。那一天,应当多想到平日可能被遗忘的老人﹑亲友和附近的孤儿﹑寡妇和穷人。由于,我们祈求真主赏赐恩惠,我们首先应当感赞真主已经赏赐我们的恩典,而以自己富裕的条件施舍给精神和生活需要的其它人。通过一次成功的尔德节日,使我们自己个人﹑家庭和全社会都在真主的绿荫下提高一个阶梯。

回族开斋节的传说来历 篇三

回族的斋月和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都是以伊斯兰教的希吉来历法计算的,也叫伊斯兰教历。“希吉来”,系阿拉伯语,意为“迁徙”,指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后来穆斯林为纪念这件事,定“希吉来”为伊斯兰教历纪元。纪元从公元六二二年七月十六日,即穆罕默德人麦地那的第二天开始。开始的日子为元年元旦。

伊斯兰教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十二个月,单月三十天,双月二十九天,平年三百五十四天,闰年三百五十五天,三十年中共有十一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十一天,平均每三十二点六年比公历多出一年。

伊斯兰教历分太阴年和太阳年两种。现在回族穆斯林多以太阴年计算。

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回族群众习惯称它为“赖买丹月”。由于回历是纯阴历,所以开斋节出现在每年的不同时期。

回族穆斯林为什么要封斋呢?相传,在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四十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胡达(真主)把《古兰经》的内容传授给了他。因此,回族穆斯林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

又传说,穆罕默德经常与敌作战,每日黎明前,稍进饮食,就出去打仗,直到日落西山,红霞散尽,才回家就餐。为此穆斯林每年封斋一个月来纪念他。

其实,斋戒也是伊斯兰教规定的每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功”之一。《古兰经》黄牛章一百八十三节中述及:“信道的人们啁!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

由于这些传说和规定,形成了回族穆斯林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的习惯。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由新月的出现日期而定。

初一的傍晚,太阳落山后,各地的回族穆斯林一个个从屋子里出来,有的到清真寺的宣礼塔上,有的爬到墙头上或房屋顶上,有的站到眼界开阔的地埂或渠坝上,两眼盯着西方的天空,细心寻找月牙儿,见到月牙儿就人斋。

如果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见,有两个以上的人确实看见了,立刻向本坊阿訇报告,大家也都公认“见新月了”,可以人斋了。如遇到雾气茫茫,黑云翻滚, ……此处隐藏1436个字……完美性。有的甚至认为是白封了一个月斋。因此,回族群众一般都愿意履行这种义务。

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费土尔”的意译。新疆地区的回族穆斯林称它为“肉孜节”。“肉孜”是波斯语,意思就是“斋戒”。宁夏部分地区的回族穆斯林称它为“小尔德”,甘肃、青海等地的`回族穆斯林称它是“过年”,对开斋节在各地尽管称谓不同,但实际上就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义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群众过春节,藏族人民过藏年。在开斋节前夕,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回族穆斯林都要提前赶回家中。

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巷道厕所,给人一个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穆斯林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清真寺,节日前该维修的维修,节日里也都打扫得千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大约到了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回族群众个个腋下夹一个小毯子或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回族穆斯林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立即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

这种会礼比平时主麻日的会礼要隆重得多,即使刮风下雨,他们也无所畏惧,情绪仍很高涨。

礼拜后,回族群众齐向阿訇道安,接着全体互致“色俩目”,以示问候。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訇带领游祖坟,念“锁儿”(《古兰经》选读),追悼亡人。然后恭贺节日,串亲访友。

节日中,穆斯林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锞锞、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兔、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新疆地区的回民对肉孜节非常重视,他们在节前要扫尘,粉刷房屋。男人在节日前要理发,男女都要沐浴、换新衣。会礼后,除扫墓、诵经外,全家吃“粉汤”。最后成群结伴,互拜节日。

在节日里,除了邻居朋友相互拜节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带上节日礼品给岳父母拜节。拜节的时间要早。回族当中流传一句俗语,叫做初一、初二拜节,初三、初四拜鳖。如果拜节迟了,会带来一些不愉快的事。

有许多回族青年在开斋节举行婚礼,使节日更加热闹,展示出绚丽迷人的色彩。

开斋节的来历 篇四

伊斯兰教经典记载,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教前,每逢莱麦丹月都去麦加近邻的希拉山涧沉思默祷。公元610年莱麦丹月,先知在沉思默祷时突然接到安拉的启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传递真主的教诲。后来,先知穆罕默德将这个月定为斋戒月,以示纪念。与此同时,教法学家解释,“斋戒是为了让有钱人品尝饥渴滋味,以使他们不要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要节衣缩食,省出钱来周济穷人”。

历经1400余年演变,开斋节已成为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这一天,穆斯林除沐浴净身,到清真寺参加节日宗教聚礼活动外,还要穿上节日盛装,走亲访友,互道“塞俩目”(祝你平安之意),祈求来年幸福。

文献记载,尔德(Eid)这个阿拉伯与此由“阿达”(Aada)这个词演变而来,原意是“返回”,演变为“聚会”,所以,穆斯林将开斋节的礼拜称为“会礼”。[2]

“会礼”是先知穆罕默德生前确定的宗教节日礼仪。根据《圣训》阿纳萨的传述,先知穆罕默德迁徙到麦地那后,发现那里的人继承蒙昧时代习惯,有两个崇拜偶像的民间节会,其场面十分壮观。穆罕默德说:“我来这里时,真主启示我,要我告诉你们,这两个庆祝节会将用新的更好的日子代替:一个是奉献牺牲的日子(宰牲节),一个是结束斋戒的日子(开斋节)。”

伊斯兰学者谢赫·艾哈迈德·巴纳解释说:“这两个日子之所以更好,是因为宰牲节和开斋节是真主降示的启示所规定的合法节日,是真主为他的仆人选择的吉庆日。穆斯林遵守这两个节日,标志着穆斯林五大功修中的两项获得圆满成功。这两个日子,真主给完成朝觐的人和完成一个月斋戒的人无限量恩赐,同时对所有被造物降下了仁慈的恩惠。蒙昧时代的两个节日,人们祈求好天气,好运气。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有理智的人应当思考其中的奥秘。”

斋戒的规定 篇五

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故你们当斋戒有数的若干日。你们中有害病或旅行的人,当依所缺的日数补斋。难以斋戒者,当纳罚赎,即以一餐饭,施给一个贫民。自愿行善者,必获更多的善报。斋戒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如果你们知道。

赖买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害病或旅行的人,当依所缺的日数补斋。真主要你们便利,不要你们困难,以便你们补足所缺的日数,以便你们赞颂真主引导你们的恩德,以便你们感谢他。”(2:183——185)

斋戒是阿拉伯语“索姆”的意译,波斯语为“肉孜”,中国穆斯林俗称“封斋”、“把斋”、“闭斋”,斋戒就是戒食、戒色、戒私欲,每天黎明前食用封斋饭,日落后食用开斋饭。

就是把一日三餐改为一天两顿饭,早饭提前到黎明前,晚饭推迟到日落后,封斋期间努力做到静坐常思已过、不可妄听、不可妄视、不可妄思,不可妄语、举止要唯恭唯敬,洗涤自身,以此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斋戒是伊斯兰在道德与精神层面别具一格的制度,基本定义是在伊斯兰历每年九月赖麦丹中,每天从尚未破晓之时起,直到太阳下山之后为止的这段时间里彻底禁绝饮、食、性以及恶劣的言语和品行。

斋月是全球近17亿穆斯林一场统一的大集训,没有任何权利机关的监督,全凭每个人的自觉和对伟大真主的纯洁信仰。斋月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净化我们的心灵,改良我们的生活习惯,是最最重要的目的。

有的穆斯林,他的斋戒仅仅是阻止自身不吃不喝,这是最低层次的斋戒;有的穆斯林,他的斋戒阻止自身吃喝外,还阻止自身远离恶言恶语和恶行,这种人的斋戒要比第一种人的斋戒,层次要高些。还有的穆斯林,他们的斋戒让他们远离吃喝;远离恶言与恶行。他们的内心中除了记念他们的养主外,从不考虑自身的任何私欲与私念,这是斋戒中的最高境界。

伊玛目·安萨里把斋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普通的斋戒。即阻止自身的口腹之欲与性欲。

第二:中等的斋戒。即阻止自身的眼睛、耳朵、口舌,以及四肢犯下任何罪过。

第三:最高境界的斋戒。即内心远离世俗的一切私心和杂念,而仅仅专注于对真主的纪念。全世界穆斯林都一律在莱麦丹月守斋戒一个月,时间、规则和礼仪都完全一致,因此斋月是全体穆斯林在世界各地共同参加的一次全球大集体活动。内容与行为划一的伊斯兰功修,是因为全体穆斯林都以经训为依据和指导,共同的认主独一和精神向往把穆斯林拧成一股绳,都是穆斯林兄弟姐妹。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回族开斋节的传说来历精品多篇范文。

《回族开斋节的传说来历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