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多篇)

时间:2025-04-30 08:53:23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多篇)

【导语】西方经济学的论文(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西方经济学论文 篇一

一、方法论的内涵及层次划分

1、方法论的内涵

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理论探讨。方法论通常分为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等。经济学方法论就是对经济学方法的理论探讨,乃至反思所形成的一门学说。必然具有哲学性质。经济学方法论也被称为经济学认识论、经济哲学。经济学方法论主要关注经济理论的来源与形成方式、经济理论的结构与发展方式、经济活动的基本认识方法、经济理论结构的组织和安排方法。它一般包括研究的范围,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方法。经济学方法论对进一步认识客观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方法论的层次划分

经济学方法论从层次上划分为哲学基础、一般方法及其具体方法。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理念是科学哲学,它指明了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的方向。一般方法提供了方法论的逻辑体系,例如:抽象的和历史描述的、归纳与演绎、证实与证伪、实证与规范、个体与总体、定性与定量、均衡与非均衡。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理论前提

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配置和充分利用他们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在生存发展中,会提出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者说存在着无限多样性的欲望。人的需要也就是人的欲望。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从需要或欲望开始的。

2、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提

经济人假定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提。所谓假定即是指某种理论适用的条件。西方经济学家们为了分析人的经济行为和人的行为的调节机制,在进行经济理论分析时都对人性或经济行为主体的本性作出了一个假定,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都是自私自利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者,因此在其从事经济活动时,都会充分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条件去谋取这种最大化的利益。作为一个消费者,他会千方百计地以其既定的收入或预算支出去谋得最大化的效用(西方经济学家常用“效用”这一概念来表明消费者通过购买到的经济物品而得到的消费满足程度);作为一个厂商,他会千方百计地以其既定的投入或预算支出去谋得最大化的利润;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他就会设法去追求最大化的要素报酬。这就是“经济人”假定。

三、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1、国家干预主义学派

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直至目前各种主张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流派。

凯恩斯主义。包括了:

(1)标准凯恩斯经济学;

(2)新古典综合派或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

(3)新剑桥学派(虽然未能成为主流学派并居于官方经济学的地位,但也在某些方面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例如,该学派在价值论和分配论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至今仍经常是人们谈论的话题。该学派与新古典综合派或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在长期的理论争论中所形成的所谓“两个剑桥之争”,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

(1)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哈耶克大力主张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并以此为武器与凯恩斯主义展开了争论,在理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在西方各国所奉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遭受挫折后,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某种促进作用);

(2)德国新自由主义(其理论渊源来自于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在经过缪勒尔-阿尔马克等人的理论创新之后形成为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并被人们首先在前西德付诸实施。它不仅始终是长期内前西德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而且,它至今仍然是两德统一后的德国政府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这一实践使前西德经济得以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所谓的“经济奇迹”。该学派也由此不仅在发达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备受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3)现代【】货币主义(虽然出现于50年代中期,但直到70年代才由于被欧美等国视为摆脱通货膨胀困境的良方,依据其政策建议制定经济政策,成功地抑制了通货膨胀。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代表弗里德曼,也主要由于70年代中期西方各主要国家政府纷纷放弃多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而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并进而使得这一学派在这一时期名声大噪);

(4)供给学派(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成为“里根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直接影响了美国的经济。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对世界各国经济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因此而风靡于世界范围的经济学界);

3、激进政治经济学

这一学派在西方经济学中既与国家干预主义的各个流派具有不同之处,又与新自由主义各个流派相区别。对于我们当前分析和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问题,也不无借鉴之处。

四、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

西方经济学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所采取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就是成本-收益分析。它的目的是在既定的投入条件下应当如何得到最大的产出;或者是在既定的产出下如何减少投入。一般来说,这是研究一切经济问题的最终目的。除此之外,在研究经济问题时,还有演绎法和归纳法,微观分析方法与宏观分析方法,制度结构分析法,数量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实际上,在现实的任何一种经济理论中,上述的各类分析方法都并非截然分开的,相反,它们常常彼此交织在一起。并且,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无论是实证分析方法还是规范分析方法,也无论是微观分析方法还是宏观分析方法,无论是局部分析方法还是一般分析方法,就其基本点上来说,都属于数量分析方法,只是我们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它们才做了上述划分的。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 篇二

摘要:

从经济学方法论史的角度考察,可以发现,西方主流经济学蕴含的理性主义的三个“硬核”,即确定性的、轨道世界的经济社会观、理性经济人和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只不过是关于终极实在的形而上学想,既不可能又无必要对其做直接检验,抛弃它便会导致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辙。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也正在挑战这种以把“牛顿范式”应用于研究社会现象为基础的传统理性主义认识论模型,在这种发展趋势中也可以窥见经济学走向“真实世界”的滚滚潮流。

关键词: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性主义;经济人;个体主义

如果以亚当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作为标志,经济学诞生之时正值理性主义思潮在欧洲大陆占据统治位,此时理性主义也开始 ……此处隐藏18399个字……教学,除了利用多媒体进行PPT展示以外,还要给学生进行视频教学,给学生介绍主流经济学网站,多了解掌握经济热点问题,让他们主动进行浏览学习,拓宽视野,提升学习兴趣。我院学生与经济学大师正面接触的机会不多,除了学校邀请专家讲学作报告以外,要利用网络自己主动接触获取相关信息,就要在上课的时候由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讲书上的内容。

再次,西方经济学的很多知识点具有相类似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讲解,以便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由于我校是二本,学生的基础比国内某些一流院校学生要稍微差些,尤其是数学基础。部分学生在理解问题的时候反应稍微慢点,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点耐心,能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尤其是某些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如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曲线为什么都是向右下方倾斜且都是凸向原点,收入预算线与等成本线等,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多做习题,巩固学习效果。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强,各知识点衔接紧密,且有较多的图表,需要一定地数学基础,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点部分要多复习,能很好的将数学知识利用到经济学上来,用数学理论解决经济问题,如一阶倒数与边际分析方法。因此必须要求学生除了课堂认真听讲外,在课后要多做习题,教师每讲完一章要多布置习题,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

另外考试方式的转变也很重要。对学生进行考核是衡量老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笔者教学实践来看,我院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在平时上课不重视,专等老师期末划重点,然后把老师的重点一抄一背,保准能通过,这也成了学生们的考试法宝。因此要打破学生的这种依赖心理,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首先教师在上课第一节课就要明确告诉学生期末绝不会划重点,重点就在平时上课内容中;其次考试题目多样化,除了常规习题外,还要有开放式的论述分析题,让学生利用经济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来督促学生平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学习法。

四、总结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学科,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给予重视,端正态度,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掌握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和学生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 篇八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指的是当代世界的市场经济学,这是很多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自身对西方多个国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探索所总结出的相关理论。具体而言,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西方经济学已经形成一整套概念、理论和较为完整的体系。

二、对西方经济学二重性的认识

西方经济学具有二重性,即阶级性和实用性,在西方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对其二重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体都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不同的经济学家往往会针对同一个经济问题作出不同的解释,并且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不同的政策主张,这种不同一方面由认知程度导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其内容往往会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团体。虽然很多西方经济学家都不太愿意公开承认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但是,他们自身的阶级立场已经非常明确,在研究相关经济学问题时,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总是从其阶级立场来看待问题,以维护阶级利益为最终目的。

三、关于西方经济学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烙印的认识

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从中了解到其带有很深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烙印,所以,其中的理论观点主要是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来阐述,但是,我国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在西方经济学内容学习过程中,必须恰当选择,对不合理的内容要坚决舍弃。例如,在西方经济学中,其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既定前提,微观理论中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宏观理论中将工会当作是垄断势力,并且将其看做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通过深入学习上述理论内容,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际,从中认识到,我们不可以将上述所有理论进行盲目接受,必须以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上述内容。但是,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家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总结,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我们必须虚心接受,并以此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所探索到的规律和经验,是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般规律和经验,这些规律和经验的运用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我国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适当地借鉴和学习这些经验,其中包括所提出的供求理论、企业如何决定产量和价格理论以及市场失灵理论等。

四、关于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的认识

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重点会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第二,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而这两方面的内容与西方经济学中“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作用”以及“减少或减轻经济波动”的内容要求相一致,所以,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着眼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重点对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学习,而且要以批判性眼光来借鉴其中的理论知识。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无法充分满足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条件,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理论运用的范围必须进行合理控制。第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制度、法律法规等还不太完善,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是对完善经济制度社会所作的分析,我国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之前,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机制理论的应用范围必须进行合理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西方经济学的作用。第三,我国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口数量较多,而人口压力会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造成较大的束缚,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其人口数量较少,所以因个体经济行为的轻微变动所形成的集合效应并不显著,但是,受人口因素的影响,这一效应则会非常显著,并产生较大冲击。

五、小结

綜上所述,西方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其所处的社会形态总结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经验,其表现出明显的阶级性和实用性。通过深入学习西方经济学,从中了解到,在利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指导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运用相关理论,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迈克尔·佩罗曼,张建刚。西方经济学与和谐文明的冲突[J].国外理论动态,2012(9).

[2]郑美华。英才实验班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西方经济学的论文(多篇)范文。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