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意大利考察报告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赴意大利参加“欧洲铸造展览会”及参观考察工厂的报告赴意大利参加'欧洲铸造展览会'及参观考察工厂的报告此次展览会的参展产品总体水平比以往又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压铸机吨位已达2500吨,中频熔化炉可达10吨,有芯感应炉已达40吨。迪砂公司又推出垂直分型射砂挤压、翻转水平浇注的潮模砂生产线。射芯机已有6个工位,喷一次可用4-6次的压铸机涂料以及纯度较高、可按用户要求配制、接近铸件成份的铝、铜金属锭,发展较快是替代危险作业的自动浇注、取型、喷涂、抛光、打磨等机械手。压铸件最大尺寸已达1300x400x500mm,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已达到较高水平。
中国铸造协会组织的联合展台展出了铝合金压铸件、铸铁个、铸钢件、精密铸造和树脂等产品,有实物和挂图宣传资料。参观者对中国展台很感兴趣,前来咨询和洽谈的比较多,其中对铸铝、铸铁和树脂等产品询问的较多。各厂带去的宣传资料全部被参观者拿走,咨询和洽谈最忙时,
五、六个翻译都忙不过来。展会期间,中国铸协展台共接待250多个客商进行洽谈,已与24个客户形成意向性协议,总金额达130万美元。签订合同一项,3万美元的精密铸造件,取得较大收获。从洽谈的内容看,欧洲市场对铝合金压铸件、中小铸铁件、汽车类铸件有一定需求,但质量要求高,汽车类铸件要求供应商通过qs9000认证。我们有差距。
展览会期间还举办了技术交流会。内容涉及制造技术、环保、劳动保护、模具、机械手、表面处理、镁合金应用等。接下来参观了树脂砂生产线应用厂家quaglia&colombo 公司的生产现场。该公司采用呋喃树脂自硬砂生产铸铁件,有阀件、平板、管结头、壳体等,模具为木模,脱箱造型,制芯有吹气硬化和自硬两种,用草纸圈成形冒口,型腔均上涂料,两台中频炉熔炼,茶壶咀式浇注包,堤坝式浇口杯,铸件表面质量较好。该公司的模具加工车间有加工中心,电火花等设备,加工车间有一个无人操作的管、棒自动分管、切割、下料系统。
【第2篇】西班牙、意大利南部柑橘考察报告西班牙、意大利南部柑橘考察报告
由农业部种植业司牵头,农业部科教司和财务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重庆市农业局、湖南省农业厅参加的柑橘技术考察团一行10人,于2002年10月14日至27日对西班牙及意大利南部的柑橘产业进行了考察。在西班牙,先后参观了瓦伦西亚农业研究所、fomesa柑橘公司的鲜果分级打蜡包装厂、一个典型的柑橘农场、avasa柑橘育苗协会的柑橘无病毒母本园、苗圃。此外,还参观了在瓦伦西亚举行的欧共体农业博览会,并考察了巴塞罗那农贸市场的柑橘销售窗口;在意大利,先后参观访问了意大利南部巴勒莫大学国家研究委员会柑橘品种改良中心及其品种圃和试验基地、卡塔尼亚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病理所,主要从事柑橘病害防治研究)、园艺和农业食品加工系(果树所,主要从事柑橘育种及栽培生理研究),以及意大利柑橘研究所等单位。两国共计考察了9个单位14个现场,先后有16位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向我们介绍情况。本次考察内容涉及柑橘科研、推广、生产与营销,尤其是新品种选育研究、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与推广、产区布局和果园管理、产后处理与营销等各个环节,除有关的技术问题外,还对立法和政策支持措施等也进行了了解。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西班牙意大利柑橘产销概况
西班牙、意大利位于欧洲西南部地中海沿岸,其柑橘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东部沿海及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均属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8~13℃,最热月平均气温24~26℃,极端低温3℃,非常适宜于柑橘生长。降水大多在冬季,年降水量500~1500mm。
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柑橘尤其是鲜食柑橘的生产和出口大国。目前西班牙柑橘栽培面积约30万公顷,年产量540多万吨;意大利柑橘面积18万公顷,年产量320多万吨。按产量排位,西班牙仅次于巴西、美国中国和墨西哥,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居第9位。按鲜果出口量排位,西班牙居世界首位,年出口柑橘鲜果300余万吨,占世界柑橘鲜果出口总量的1/3;意大利年出口柑橘鲜果20多万吨,居世界第10位。下表是这两个国家近三年的柑橘产量和出口情况。
表近三年西班牙意大利柑橘产量和出口量
单位:千吨
国家年份 西班牙 意大利
产量 出口量 出口量/产量(%) 产量 出口量 出口量/产量(%)
1998/1999 5265 2793 53.0 2373 112 4.7
1999/2000 5625 3221 57.3 3039 212 7.0
2000/2001 540859 52.9 3256 225 6.9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社会署和意大利国家统计局
在柑橘品种上,这两个国家都以鲜食品种为主,加工只占总产量的15%~25%,甜橙、宽皮柑橘、柠檬和葡萄柚都有一定比例栽培(图1、图2)。其中西班牙的无核克里曼丁(一种宽皮柑橘)选系和意大利的血橙很有特色,是其主要的出口柑橘类型。
在柑橘生产上,这两个国家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都很高。尽管每户橘农所拥有的果园面积并不大,平均每户约0.5~2公顷,但都注意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统一品种和栽培标准,形成优势产区。如西班牙东部沿海以瓦伦西亚为中心数百公里,几乎所有的肥田沃土都用来种植柑橘,延绵不断,高速公路和铁路穿插其间,其规模和气势令人赞叹。该区柑橘面积和产量占到西班牙全国的2/3。主栽品种为克里曼丁橘。意大利柑橘主产区是南部的西西里岛,其柑橘面积占全国的64%,产量占51%。主栽品种为血橙、柠檬及一些宽皮柑橘。
在柑橘销售上,这两个国家的柑橘外销都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西班牙,年出口柑橘占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目的地主要是北欧和中欧,其次是东欧、日本和美国。国内柑橘消费量也很大,目前西班牙年人均柑橘消费量约为30kg,意大利为25kg多,是我国的3~4倍。
二、西班牙意大利南部柑橘产业的特点
(一)重视柑橘科研,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西班牙、意大利都十分重视柑橘科研,而且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对柑橘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的选种、主要病害、水分和品质生理、贮藏运输生理等研究项目,都能长期、稳定和持续地进行研究。在资源育种方面,特别重视柑橘近缘属的收集,并通过常规杂交或体细胞融合,创造出许多属间属内新品种。如西班牙瓦伦西亚农业研究所收集品种400多个,目前有1.5万份材料在试验研究中;该地区以常规育种为主要手段,选育出一系列的无核克里曼丁新品系。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柑橘品种改良中心以细胞融合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培育出的一些三倍体品种和砧木品种已开始应用于商 ……此处隐藏9652个字……10%搞住宅、道路建设等,让农民自我发展。对于比较贫穷的农民则送技术上门,因地制宜地推广技术。中小学和邻近国家的人员也经常到该中心参加培训。中心辐射的农民很多都摆脱了贫困,解决了生活自给自足问题,有60%的土地已改造成为可供耕种的农业土壤。全国此类培训中心共有6个。
(三)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曼谷农业大学是专门培养农业科研人员的最高学府,下设农学院、林学院、水产学院、农用工业学院、兽医学院等13个学院,还有5个专门的研究所。在其它几个城市还设立了3个分校。除农业大学外,一些综合大学也设有农业系、林业系、水产系等。各省还有一些中等专业学校及培训班,培养本地所需的农业技术人员。
农业大学的任务是教学与培训、研究与发展,开展学术研究,保证和促进农业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农事实习安排300个学时,前150学时学理论,后150学时到学校下属的研究所、试验站及私营企业实习。许多大学教师参加国家或省里的科研项目,学生作为助手直接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走向社会之前培养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的培训主要以培训农技推广人员为主,再由推广人员结合实际培训农民。由于方向明确,任务清楚,教育、科研与推广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机统一,培养出的人才比较受欢迎。
赴意大利参加'欧洲铸造展览会'及参观考察工厂的报告
【第4篇】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路明副部长率领的中国农业代表团1999年2月16日至21日参加了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第22届管理大会后,参观了意大利农业部果树研究所和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1999年2月22日至28日对泰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会见了泰国农业与合作部初契·韩沙瓦部长,与泰国农业与合作部进行了中泰农业合作的工作会谈,双方都期望进一步加强合作,拓宽领域,增进友谊,推动事业的发展。在泰国期间,访问了农业与合作部的农业局、渔业局、推广局、农业工程处,参观了巴吞他尼水稻研究中心、推广局的组织培养中心、皇家开发培训中心和曼谷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考察了曼谷花卉中心有限公司、种花农户,正大集团的生猪拍卖市场等,与正大集团探讨了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的有关问题。
通过考察访问,增加了对这两个国家农业发展、科研教育、推广等有关情况的了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收获与体会
(一)政府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予以强有力的支持,农业为国家稳定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泰王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面积51.4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千万,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红长2600公里。北部和西部是山区,东北部是呵叻高原。湄南河纵贯南北,全长1200公里,是全国最重要的灌溉水源和航运干线。泰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沿海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一年分为旱季(3至5月)、雨季(6至10月)和凉季(11月至次年2月),月平均气温22---28℃,以4月份最热。年均降水量1000---2000mm。全国耕地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9%,有各种热带常绿乔木,是世界主要的柚木生产国,内河和泰国湾盛产各种鱼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泰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国。以种植稻谷为主,后来逐渐发展起了橡胶、甘蔗、烟草、木薯和玉米种植业。近40年来,泰国工业比重逐年增加,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50年代开始,泰国经济经历了50年代的经济恢复期,60年代的经济调整发展期(年均增长率8%),在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的经济调整期(年均增长率6.2%)之后,又进入了经济调整和发展时期,1987~1992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0%。泰国试图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工业产值逐年上升。1961年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4%,1984年仅为24.8%,至1996年已下降到了11%。工业比重则从19.3%上升到34%,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都在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97年的金融风暴席卷亚洲,1998年金融危机深化蔓延,泰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大量的工厂企业倒闭,大批的工人被解雇,很多又投向农业经营。泰国通过此次金融危机也在深刻地反思,西方的工业化道路在泰国是否走得通。泰国政府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这两年金融出现了重大危机,但民众的生活还比较有保障,社会也较稳定,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农业没有出问题。因此,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支持一直比较稳定。
泰国的2000万公顷耕地中,有970万公顷种植水稻,77%的土地是雨养农业,15%有灌溉条件。泰国的稻米生产主要集中在中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中部以水稻为主,产量占全国的50%,北部和东北部以旱稻为主,占全国总产量的33%,南部仅占6%。60年代后期,泰国采用了高产品种并加强了病虫害防治,产量稳步提高。但目前单产水平仍较低,每公顷2100公斤左右。
大米一直是泰国的重要出品产品,泰国大米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从1970年的12%上升到70年代后期的23%左右,超过中国成为第二大出口国;1982年超过了美国而跃居首位,占据了世界市场32%的份额。1998年出口627万吨。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达到了36%,出口值达20亿美元。
泰国政府自1961年起实行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在制定五年计划时,政府有意识地从政策、资金方面向农业倾斜。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明确规定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和农业多种经营,'三五'计划重点放在加速优先部门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四五'计划强调要实现社会公正,把地区开发列为重要内容,提出要更有效地利用耕地,'七五'计划强调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广实用技术,以农牧渔生产和加工为重点,扩大出口创汇,提高国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在1992年10月通过的泰国1993年财政预算中,政府把总预算的31%用于发展农业和包括兴修水利、筑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泰国政府动员各种力量发展农业服务农民,引导银行和国内外资本投向农业。80年代政府规定商业银行要将存款的20%用于农业贷款,其中的14%必须贷给农户和地方农业组织。政府制定了《促进投资法》,对农业基础设施及利用本国自然资源的投资项目给以特别优待。靠此吸引了国内外近30家私营公司投资于创汇农业。政府还鼓励私人企业深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为农民提供服务,如家禽养殖方面,政府与曼谷银行、正大集团联手,政府负责选点,挑选农户、帮助修建公路等基础设施,银行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正大集团负责提供设备、家禽种苗、饲料以及技术指导,并包购全部产品。产品销售后四方都有收益,发展了畜牧业,富裕了农民,银行和正大集团的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由于泰国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方面有了很大改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500元。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意大利考察报告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