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多篇(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一历史知识点 篇一①女真抗辽斗争、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
②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③女真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教学重点:
知道宋金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如宋金战争、宋金和议)的能力;
注意学习岳飞等人为维护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优良品质,并认识到女真族对开发东北地区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宋金之间战争的性质。
挑战自我,体验成功
1、1115年,在会宁称帝建立金的是()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耶律德光
2、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郾城大捷B、南宋收复建康C、南宋开始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3、金朝变革女真习俗的主要目的是:
A、向汉族学习先进文化B、巩固女真贵族统治C、缓和女真和汉族的关系D、促进民族融合的发展
4、下列哪一项不是岳飞抗金取胜的原因
A、抗金是正义斗争,得到人民支持B、南宋统治者对岳飞信任重用C、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D、其他抗战派将领的有力配合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篇二昌盛的文化
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1、佛教
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⑵、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⑶、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⑷、佛教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⑸、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2、道教
⑴、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⑵、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二、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篇三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三国的先后:先是蜀国再到魏国然后吴国。
2从东汉末年以来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族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二、淝水之战
14世纪后期,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是氐。
2南朝是指从公元420年开始的我国南方先后相继的四个朝代。
3淝水之战的结果是:前秦的统治的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农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2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有: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始使用绿肥,推广牛耕和粪肥,以水稻种植为主。
四、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影响:
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样有利于民族触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等。
五、淝水之战的特点:
以少胜多。(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六、江南地区的变化: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而且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而北方人口南迁又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南方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篇四契丹发展: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末汉人纷纷避难,北出长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契丹族有了自己的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造房屋和城邑。
※ 政权建立:10世纪,契丹首领 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在 临潢建立政权,史称“辽”。
辽的发展: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党项族
党项族发展: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本是羌族的一支。唐朝时与中原文化接触较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 政权建立:11世纪,党项族首领 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 兴庆,史称“ 西夏”。
西夏的发展:元昊 仿效唐朝制度,订立官制、军事和法律,并鼓励开荒耕种,发展农牧经济, 创制西夏文字。
辽和北宋的和战
战: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的冲突加剧。
和:宋太祖晚期,辽与北宋保持良好关系,互通使节。
战:宋太宗即位后,辽对北宋发动了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防御。
※ 战: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一直打到澶州,威胁开封。寇准力劝真宗亲征,取得胜利。
※ 和:澶州之战之后, 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这次盟约史称“ 澶渊之盟”。
西夏和北宋的关系
先战: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虽然屡屡获胜,但是由于人力和物力有限,人民生活在困苦之中。
※ 后和:后来北宋和西夏和谈,订立宋夏合约, 元昊向宋称臣, 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 宋夏边贸兴旺。
怎样可以学好历史
喜爱历史,增加对学历史的兴趣,并且让兴趣一直保持,为你打开历史之门。认真听课,不要认为老师的内容都是枯燥无味的。即使是课本上的内容,只要用心学习也是妙趣横生的,关键是要善于融入历史。做好笔记,课上认真听的一大特点就是做好笔记,能够让你清晰的回忆起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多方了解,请教老师,使课本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多去阅读,阅读量很能帮助你在这个学科中增加知识量,不局限于课本。
要学会整合初一历史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双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
历史重点知识点
秦统一背景:
⑴战国以来 ……此处隐藏802个字……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纥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
靺鞨
东北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车书本一家”。
满族
南诏
西南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
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鉴真东渡
2、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玄奘西游
目的地:天竺(古印度)
成就:《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和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
代表作
特点
李白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三吏”“三别”
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
白居易
《秦中吟》《新乐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书法
书体
书法家
代表作
颜体
顔真卿
《颜氏家庙碑》
柳体
柳宗元
《玄秘塔碑》
2、绘画
阎立本
《步辇图》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画圣
五、艺术宝库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篇九1、商朝人刻写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今天的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
2、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3、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是《离骚》。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4、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是大教育家,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5、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7、战国时期:
(1)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2)孟子:儒家。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3)道家: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4)韩非,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5)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篇十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我国历第一位、也是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
2、文成公主入藏时,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3、被唐玄宗册封为云南王的南诏首领是皮逻阁
4、唐玄奘将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弟子整理成的书是《大唐西域记》
5、“和同为一家”主要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吐蕃
6、唐朝时,日本派到中国来的留学生被称为是遣唐使
7、六次东渡日本,将佛法传播到日本的我国高僧是鉴真
8、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目的地,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在唐朝时被称作天竺
9、阎立本绘制的、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节的人物画是《步辇图》
10、我国第一个将天竺佛教、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玄奘
11、唐朝都城长安的城市建筑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宫城皇城外郭城
12、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时,唐朝的统治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13、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时,唐朝的统治者是唐太宗李世民
14、长安城内,百姓的居住区和商业区主要在城市的哪个部分?外郭城
15、我们今天将购物称作是“买东西”,主要是因为唐朝时的商业区是东市和西市
16、唐朝最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为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汉语名字叫做晁衡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18、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唐朝初年
19、第一次将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科学家及其著作是孙思邈的《丹经》
20、火药的发明,与我国古代哪一项活动有关?炼丹
21、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的时间是唐朝末年
22、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
23、被称为“诗仙”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
24、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的是飞天图案
25、唐朝时,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用于交易凭据的印刷品是印纸
26、唐朝末年,的印刷业中心是成都和洛阳
27、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做火箭或者飞火
28、赵州桥的设计工匠是李春
29、赵州桥的设计时间是隋朝
30、被称为“诗圣”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杜甫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多篇(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