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教科版八年级物理《2.2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运动的描述教案 篇一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⑵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取参照物。知道运动的相对性。
⑶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过程与方法
⑷通过对大量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
⑸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⑹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多样性。
运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其中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机械运动的知识是学习其他各种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进一步学习“速度”、“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必备知识。
教材的编写思路:本节教材由浅入深,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机械运动,再进一步探讨运动的相对性和多样性,即:机械运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相对性→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教材每一个知识点的展开,大都是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然后通过“想一想”栏目,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本节教材最后对运动的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本节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事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本节教学难点:生活中所说的运动和静止,大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在学生的日常观念中认为大地是静止的,所以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克服学生头脑中前概念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参照物既是本节的一个知识点,参照物的选取也是研究机械运动的重要方法。参照物的概念几乎贯穿本节的始终,认清参照物对于研究机械运动的重要作用,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3.教学建议
在生活中,学生对运动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
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所以课题的引入比较容易,引入的方法也很多,以下两种方法可供参考。
通过画面引入:剪辑一些与运动有关的视频资料,用多媒体播放。如激烈的足球比赛,优美的冰上芭蕾;火箭拔地而起,瀑布飞流直下;辽阔的草原上万马奔腾,蔚蓝的天空中飞机编队拖着彩色烟雾在做特技飞行;子弹击碎鸡蛋的慢镜头特写,花朵盛开的快镜头播放……画面戛然而止,学生意犹未尽。这时,可声情并茂地诵出章首诗或如下文字:“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草长莺飞,万马奔腾。公路上车辆如梭,川流不息;长空里机群呼啸,风驰电掣。运动使我们的世界变化多姿。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运动吗?物理学中怎样描述运动?”从而引出课题。
运动的描述 篇二“运动的描述”教学案例
湖北省枣阳市太平三中 杨国英
【设计理念】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初次,探究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因而通过本节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更为重要地是让学生感悟科学的观点及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材先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机器的运转、车辆的行驶、奔流的河水……。“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物质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也就是说运动是永恒的。这个观点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也是学生建立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普遍存在的永恒的“运动”中同时存在着“静止”,应该说这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自然、认识自然也是教学中应侧重的方面。
附录:课堂练习(出示在屏幕上,4-5分钟后,教师点击鼠标逐个显示正确答案)
1.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与另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相对树来说,人是________的,小船是_____的。相对船来说,人是______的,
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_________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 ______________。
4.从太原发射了一颗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这颗卫星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__的,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的。
5.平常我们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6.人站在上升的电梯里,如果选择_____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如果选择_________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运动的描述 篇三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5)从容说课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理解运动物体的共同特点(即它们位置的改变),掌握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学生简单的实验及对实验的分析,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而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并能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4.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 二、能力目标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 机械运动,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教学难点 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观察,分析运动物体的共同特点,掌握机械运动的概念。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和对实验的分析理解参照物的概念。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资料。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高台跳水比赛的 ……此处隐藏11157个字……就是运动了,如果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不动就没有运动。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通俗。你们说的“地方”就是“位置”。天空中飞行的飞机、火箭;地面上奔驰的火车、汽车;江河海洋中航行的船只、舰艇;行走的人、流动的水、游动的鱼、飞翔的鸟等等都在运动,为什么能说它们都在运动呢?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说这些物体都在运动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
[板书]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
(三).参照物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既然运动是普遍的,为什么又常常说房屋、桥梁、静止的,河水船只等是运动的?
学生活动二: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思考下面问题:
[投影]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
(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生]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变化;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师]请同学们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来判断书本和钢笔的运动情况。
[生]书本和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书本和钢笔是运动的。
[生]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钢笔是静止的。
[师]一个说钢笔是运动的,另一个又说钢笔是静止的,他们矛盾吗?请同学们讨论。
[生]如果以桌面作标准,书本和钢笔就都是运动的。如果以书本作标准,钢笔就是静止的。
[生]选择作标准的物体不一样,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一样,因此他们并不矛盾。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同学们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生]有。比如老师站在讲台上,如果以教室的墙壁作标准,老师就是静止的,如果选择太阳作标准,老师就是运动的,因为老师站在地球上不动,但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动。
[生]我们大家都一样,如果以坐在教室中的椅子作标准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作标准都是运动的。
[生]旅游坐车的时候,如果以车厢作标准,坐着的人是静止的,如果以路边的树或大楼作标准,车内的人就是运动的。
……
[师]同学们讲得都很好。可见,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reference object).
[师]学生活动三:情景模拟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
[师]是不是只要说到物体的运动情况,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应该怎样选择呢?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有满意的答案。
[生]第一个问题是肯定的。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说一个物体运动情况是什么,肯定是相对于某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来说的。
[生]选择参照物时,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因为这样选的话。这个物体永远处于静止状态。
[生]刚才大家说到参照物中有人、有车、有树木、有房屋、还有人的影子等,什么都有。所以,我认为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生]因为我们词论的物体大部分是在地面上运动的,所以—般应选样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这样研究问题方便。
[生]我认为如果选样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时,参照物可以不提。比如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不用说”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在运动”。
[生]我觉得选择参照物时,应该看怎样选择研究问题更方便。比如研究客车是不是运动,最好选择地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作参照物;如果要研究人在车厢里否运动,就该选择车上的坐椅或固定在车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
[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老师还要补充一点,研究问题的时候,选择好参照物后,就可以先假定参照物是不动的,然后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归纳选择参照物的注意事项(课件展示)
参照物比如课本P22图11.1-4中丙图,“乘坐电梯向外观看,有什么感觉?”
[生]乘这样的电梯向上运动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假设电梯不动,楼房就在向下运动;如果乘电梯向下时,楼房就向上运动。
[生]如果老师从讲桌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以老师为参照物的话,假定老师不动,可以认为是讲桌沿老师的反方向运动。
[师]大家说得非常正确,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还会碰到很多的例子。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教材图11.1-3及图11.1-4甲、乙,大家互相交流讨论,说一说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四。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从上面同学们的分析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九、板书设计
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择来作为标准的物体
3. 物体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
十、作业设计
1. 完成随堂练习,完成《同步》。
2. 进行小结。
3. 按照要求预习,。
十一、教学评价
本堂教学用了较多的时间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的相对性进行试验和讨论,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我收集了大量的视频资料,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其中有在机械运动,通过老师的移动,引导学生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并通过钢笔放在书上推动书移动,讨论钢笔相对书和桌面的运动,这个小实验简单直观,学生可以一边实验一边思考,很快就理解了参照物不同,运动的描述不同的结论,这里学生的参与度高,效果很好。但是在后面的对于相对运动和参照物的理解和运用上,如果能引入一些中国古诗,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的效果就更加明显。例如可以举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等。
十二、教学反思
本堂课由于内容较为丰富,也比较贴近生活,所以可选取的多媒体资料很多,而且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都较高,因此在选择上必须注意如何取舍,原本选取了将近15段视频资料,但在授课时反而出现了时间不够用,每个片段只能一扫而过,根本无法起到作用,在经过仔细的筛选后,只留下5个片段,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给学生活动和思考,这样一来效果反而好了。教师的语言必须有效而精炼,指向性强,否则后引起学生听觉疲劳,教学效果反而不好。
十三、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
通过本堂的学习,学生普遍感觉物体还是很贴近生活,很有趣味,而且很有用。在参照物的学习上一开始感觉吃力抽象,但经过大量的事例和视频资源,抽象便具体,模糊变清晰,纷纷表示物理学习充满信心,表示要认真学习物理。希望老师多做实验,多准备有趣新颖的视频资料。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教科版八年级物理《2.2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