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多篇

时间:2025-07-21 08:53:40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多篇

[概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篇一

摘要: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县、镇领导的重点关心下,苗香梨以及杨梅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其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优势,由于受到基础条件、发展要素、栽培技术等因素制约,仍存在不足之处。本调研从调查城步苗香梨和杨梅种植合作社栽培植株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及建议,为城步苗香梨和杨梅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苗香梨杨梅城步产业化保鲜技术可持续性发展

经过在城步为期数天的实地走访与调研,我所在的规划设计组认识到城步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及物质资源,然而,却不难发现这里仍面临着植株专业栽培,科学管理,农民知识技术缺乏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20xx年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赴城步县暑假社会实践”成员对苗香梨以及杨梅的栽培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步县苗香梨及杨梅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

(一)苗香梨发展现状

白岩山村2011年开始大力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种植苗香梨340亩,成立了苗香梨专业合作社。一方面,该镇大力宣传惠农政策,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扶贫开发;另一方面,鼓励农户参加合作社,给予百姓品种引进、栽培试验、技术普及、基地建设以及销售方面的帮助,仅2015年,专业合作社便为每户种植户提供了210元/亩的有机肥资金。并在同年,白岩山苗香梨实现亩产2000斤,总产值40余万元,为23户精准扶贫户带来每人每年1200元的分红。

开始发展至今,白岩山村一直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工作模式,严格遵循“五个统一”,即统一良种、统一购药、统一验收、统一标识包装、统一销售。同时,通过利用高产品种梨授粉提高产量。目前,白岩山村苗香梨已成功注册商标南岭苗香梨,完成总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连片开发基地5个,最大基地面积500多亩。

(二)大木山杨梅发展现状

大木山村位于城步白云湖景点旁边,村内古木参天,生态良好,现有居民88户460人。在儒林镇党委政府指导下,该村于2002年引进杨梅种植,全村所有农户种植杨梅面积达500余亩,人均30至40棵。其中,包括了浙江“荸荠”乌梅、靖县“木洞”乌梅、“东魁”乌梅等几个优良品种,预计全部进入丰产期后,该村人均可增收3至4万元。

在大木山村杨梅树随处可见,年产量20万至30万斤。大木山杨梅以特有的香气浓重、色泽呈乌、酸甜适度、果大核小、营养丰富而著称,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木山杨梅基地联手城步天元木业,通过电商平台解决了销路难的问题,大木山杨梅已经成为村民们的致富金梅。

大木山村的杨梅个大汁多味甜,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5月以来,在县妇联、团县委等驻村帮扶工作组大力扶持下,该村对产品外包装进行了改良,同时利用县内三大微信平台广为宣传,大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和农家乐发展,做大做强了大木山村“杨梅经济”。自6月9日开摘以来,每天销售在3000公斤以上,每斤销价12元,预计今年杨梅产量可突破4万公斤,仅此一项就可为村民带来收入近百万元。

二、城步县苗香梨和杨梅产业发展优势

(一)苗香梨和杨梅自身优势,利于产品开发

1、苗香梨具有清纯香甜、水份足、口感好、质地美观、耐储存、抗氧化、绿色高山环保等优点,特别是其在常温下采取自然收贮能保质6个月以上的独特品质,是其它水果所不能比拟的。另外,它培植时间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市场价位在8元/公斤左右,迎合了在高寒山区发展绿色高效农特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步实现人们的致富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杨梅作为我国南方的特有水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含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抗癌物质,叶、仁、果实、皮均可作为药材;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其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果糖、蛋白质等营养质物,果味酸甜。

(二)生态环境优越,供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优良

城步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山川秀丽,溪河纵横,土地肥沃。境内崇山峻岭,溪河纵横,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东、南、西三面层峦叠嶂,北面丘岗疏落,北部与中部连成狭长平缓地带。县内有1000米以上的山峰657座,大小溪河816条。全县平均海拔696。8米。全年日照时数在1134。6-1601。5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6。1℃,年平均降水量1218。5毫米,相对湿度年平均在75-83%之间,年平均有霜日数为17。1天。境内除盛夏与初秋盛行偏南风,主要风向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2。3米/秒。由于森林植被和复杂地形的综合影响,使该区气候具有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的显著特点,其立体气候及地形小气候都十分明显,对于果树的培养十分有利。

(三)各类资源丰富,利于苗香梨和杨梅的产业打造

城步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种类齐全。有中国南方“呼伦贝尔”大草原之称的南山牧场;有十万古田原始生态区;有古银杉自然群落;有喀斯特地貌百里溶洞群;有绵延十八公里水路的白云湖;有被誉为“东南亚第一”的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有长安古城;更有苗、侗、瑶、满各民族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

(四)交通与通讯便利,利于产业做大做强

城步自古就有黔巫要地之称,连接湘桂贵,随着洞新高速、邵怀高速等高速的通车,现在高速路网骨架基本已经形成。南下两广,西经怀化去贵州,北上长沙武汉都是比较方便的。

截至2010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7803万元,增长15。9%。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项目,年内完成了覆盖6个自然村的3个移动基站建设,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3001户,移动电话用户122324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2018户。

(五)政府支持下,支撑产业迅速崛起

2004年至2010年,县委县政府通过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大力实施“项目兴县战略”,成功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滑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出现新的拐点,呈现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城乡发展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

在“湖南农大园艺园林学院20xx年赴城步暑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上,城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唐耀平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要”将知识带到基地,将科技带到农村”,并指出“生态循环,绿色有机”是城步县农业发展的特色与发展的目标。各大高校深入城步县各个农业基地考察指导,为城步县脱贫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总结出宝贵经验,为城步县农业特色化发展提出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城步县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城步苗香梨及杨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宏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苗香梨种植方面的问题

1、座果率不高,授粉问题突出

当梨 ……此处隐藏5794个字……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是面对当前频频发生的动物疫情,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危及到了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我国政府虽然已经建立了突发性动物疫情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针对于农村的动物疫病防控仍不够完善,养殖户作为农村动物疫情防控的微观主体,对疫情风险认识不足,科学防控技术的采用不正确。另一方面,在中国党中央、国务院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助推下,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增收持续增加,农村社会政治持续稳定。但是当前各种不利因素的存在,农村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关键词:养殖户、新农村建设、问题、解决办法

对此,我们开展了针对性的调研,一方面,关于动物疫病下养殖户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调查我们做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

1、要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宣传。要通过宣传强化其动物疫病防控意识,认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2、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让养殖户明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明白国家对动物疫病防疫的优惠政策以及不按规章制度进行防疫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畜牧生产第一线工作人员,执行着国家动物强制免疫等相关任务,其政治素养、系统的业务能力、操作的熟练程度及相关法律认知度等直接关系到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效果。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对乡村动物防疫队伍的技术培训,分层次对动物防疫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步伐,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提高动物防疫科技含量,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

(三)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力度

强制免疫工作是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要始终坚持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双轨”责任制,严格实行目标考核,逐级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强制免疫责任。筑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四)加强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建设

各地要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充分做好应急准备。进一步加强对养殖密集区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疫情监测,提高监测密度和监测频率,积极开展疫情预警预报,向社会公布疑似疫情举报电话,落实疫情举报核查制度。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充实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处置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

(五)加大动物防疫经费投入

1、足额解决每年春秋两防所需的疫苗费、防疫器械等费用;

2、切实落实动物防疫应激补偿。每年动物防疫实施中,都存在应激死亡事件,建议地方政府出台动物免疫应激补偿制度及补偿标准,建立长效机制,消除不利因素,达到应免尽免,不留空白;

3、提高畜禽扑杀补助标准。近几年牛羊肉价格连续稳增,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提高牛、羊、猪等畜禽的扑杀补助标准,才能满足畜禽扑杀后恢复生产的最低成本,才能提高广大养殖户自觉接受防疫的积极性。

4、提高动物疫情监测补助经费。随着国内外人畜共患病和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病不断增加,监测病种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大,而国家和省每年安排的监测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动物重大疫情监测之需要,特别是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项目所建的实验室因无法解决运行经费而导致设备闲置,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5、提高基层防疫员补助标准。动物防疫实行集中免疫和月月补针,要求防疫员不能外出搞季节性的务工。其收入与目前的工作任务存在严重差异,根本无法满足常年的动物疫病预防和疫情观察工作之需要。建议将基层防疫员补贴标准提高,实行逐级按比例分担,同时把村级防疫员依法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彻底解决其后顾之忧,确保村级防疫队伍稳定。

(六)加快乡镇兽医站体制改革

乡镇畜牧兽医站处于畜牧业生产发展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第一线,是发展畜牧业和推动农村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和基础。只有深化基层畜牧兽医站改革,才能保证各项兽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地要加快乡镇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理顺队伍职能,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动物疾病防控能力,支撑畜牧业健康发展。

(七)加快分散饲养向规模养殖转变

发展规模养殖、推进养殖小区建设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动物防疫和标准化生产的必然选择。为此,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养殖户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饲养转变,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统一防疫、封闭管理、严格消毒、定期监测、严格检疫,增强抵御重大动物疫病风险的能力,提高防控水平。

(八)加快推进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建设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兽医行业管理水平的要求;是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动物疫病追踪,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的要求。近几年中央1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加快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要求。但目前一些地方还存在对推进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平衡、力度不大等问题,影响了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对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保障畜产品安全。

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的调查我们做出了以下建议:

1、培育农村基层组织,实现农村政府主导和农村基层组织主体的良性互动。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实际,一方面继续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村基层组织,尤其是群众性的农村基层组织。

2、变管理型一元供给为服务型多元供给体制,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建立政府与农村支教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切实了解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真正做到服务为本,满足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

3、严格国家财政资金的监督、监管,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激励结合,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国家税费改革之后,国家随之也取消了伴随农业伴随农业税费缴纳的农村公共产品所需的农业共同生产费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使农村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出现明显短缺。

4、以人为本,建立政府与农民之间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切实了解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真正做到服务为本,满足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

5、开展组织协调转变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定位和角色定位。农民不再简单的服从农村基层组织从上而下的行政化管理,而是希望参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希望基层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状况。

6、培育村集体经济。加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可以考虑统筹部分财政、扶贫等支农资金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集体经济实力,为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配套资金。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多篇范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